别忘了戳进来看下置顶喔(笑
低级游戏玩家,偶尔涂鸦文字,怀有漫画幻想,不知何时就会神隐的中二青年一枚。
高亮:素食主义者,主CB向,不逆。
主产新快白黑,偶尔写写3/4组日常或正剧。
微博:Miya参上

【杂谈】料理不分糖与刀

最近经常看到“虐文还是甜文”的争论被各圈人士频繁转发。虽然自己也算半个圈内人,胃口比较宽泛的我倒是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太过纠结。不过人各有所爱,真要较真到“食用”的程度,这个问题的可讨论性可一点不属于“豆腐脑的咸甜之争”。当然,接下来我所要谈的,也只是包含了大量主观意志的个人看法。

 

就我个人而言,故事究竟是HE还是BE,剧情究竟是喜剧还是悲剧,他们最后会不会,有没有在一起,这些都不那么重要。阅读并非只是单纯的“摄入营养”,若是想要立时立刻地得到热量的话,还是直接摄入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比较快。吃货并不会去在意一顿大餐过后,自己究竟摄入了多少热量。尽管之后不断提升的体重会时不时地给予警醒,大多数人都不会明确区分摄食后的饱腹感,这一次与上一次有什么区别。

“好饱啊。”留下的只是这样的感叹。

“上次好像也吃得这么饱呢,肉很多汁水也是恰到好处,真满足。”印象中可能还会留有这样的影子。

但真正留存在脑海里的,随着时间磨灭也不会那么快消失的,是“滋味”。第一眼看到料理的外观时不可磨灭的印象,对于看到的食物对其口感与味觉体验的猜测,真正入口时的爆炸的惊艳或是出乎意料的分子料理般的概念颠覆……

为什么想要再次吃到同样的东西,为什么想要再次尝到同一位厨师的料理,都是因为那其中特有的“滋味”,以及料理过程中烹饪进食物的“心意”——说高端点就是“匠心”。

 

并非所有人都是美食家,可以通过绝赞的文字准确描述出刚刚入口的食物究竟带给舌与喉怎样的享受,并让其他人也间接的体会到这份享受。但不可否认的是,“想要吃到好吃的东西”这样的想法,人皆有之。

有人口味偏重,有人口味偏淡。有些无可救药的甘党无甜不欢,而有些不太能吃辣的人哪怕辣到哭爹喊娘涕泗横流也依然戒不掉爱吃辣的瘾。一道料理不会愉悦到所有人的舌头,事实就是如此。尽管有了这个大前提,厨师包含在其中的匠心,不爱吃甜的非甘党也依然尝得出来。

美味的料理,哪怕是对于不合其口味的人,也依然能得到“好吃”的评价。只是有的滋味会被记住并留下“想要再次吃到”的印象,而有些空留下“味道不错”的记忆。

那么,问题来了:厨师在烹饪时,究竟是以“你们必须觉得好吃”为前提进行料理,还是“希望你们也能尝到这些味道”为初心?

 

发糖还是发刀,不论料理者的初心如何,ta也会有自己一定的口味。以此为基础烹饪出来的料理,最先会吸引到的是口味相似的同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和自然选择一样是一个潜移默化自然而然的过程。也许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基因突变让人换了口味,亦或是从草食进化成了肉食乃至杂食,都是进食者自身的“需求”。

但厨师的初心并不只是进行“产出”。若只是为了让客人体会到“饱腹感”与随之一同而来的“满足”,这一家餐馆和那一家食店,这一碗汤和那一碗汤,这一颗糖和那一颗糖,又有什么区别呢?

哪怕只是在主厨手下进行食材处理的小角色,也会有“终有一日,要让我独创的料理加入店面的菜单”这样的野望。

料理得当,让客人觉得“好吃”,这是底线。接下来所要努力去做的,就是“独创性”。而这一点无论是在哪个菜系中都是一样。有些厨师在香料的使用和调味的处理方面颇有心得,而有些厨师刀工了得,能够发挥出超越了食材自身原有价值的能量。有些厨师能够活用食材的化学特性,处理出外观与口味完全不同的料理,而有些厨师哪怕只会大锅炖煮出卖相恐怖的黑暗料理,也会让食客一边流着泪抖着腿也要哭着喊“好吃”。

纵观引导了“甜虐之争”的那两个段子(姑且这么说,请原谅我用这样的说法),其中所例举出的大量的甜文和虐文的常见或是经典桥段,都是乍一看就能够让人能够直接尝到“滋味”的内容。

菜单已经摆好。

在进行食用之前,客人只是看着菜单,就已有了心理预期,大致猜测到了即将入口的食物会有怎样的口感和滋味,有些想象力相对丰富的甚至连入口的弹性和迸发的汁水会有怎样的温度都预见到了。

我想要吃这样的糖/刀。

但料理不分糖与刀。尽管处理工序有所不同,为了能使最终完成的料理“好吃”且“能被记住”,支撑其的食材,食材处理的功底,以及料理过程中的创新,一样也不能少。

更何况很多时候,糖与刀是能够灵活交互的。

做了一个恐怖到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的噩梦,醒来后完全分不清白天黑夜仿佛被全世界抛弃巨大的寂寞感压下来叫人喘不过气。左顾右看后确认了确实只有自己一个人的事实,而身边的床铺也已经很久没有人睡了。这是“虐”。

可如果下一秒自己所期待的那个人不知从哪里回来了,极其自然地推开房门,用日常到不能再日常的语调告诉你已经是晚上,如果醒了的话就快穿好衣服出来吃晚饭吧。门外有暖色的光漏入室内,看不清那个人的表情却确信对方是在笑着的。这是“甜”。

我们若是将这两个剧情颠倒一下,温馨到再日常不过的甜饼之后猛然醒来,确认了室内自己只是一个人,而身边的床铺也已经很久没有人睡了……甜也会很快转变回虐。

同样的剧情,同样的段子,同样的叙述手法,稍作加工之后就会产出风格完全不同的成品。对于剧情的良好把控可以将“大甜即大虐”的信条发挥到极致,也可以在心脏在失重感中即将跌下万丈深渊时猛拉一把,在铺了蕾丝桌布的小桌上呈上一道甜度适中但绝对让人赞不绝口的点心。

(不过这种转折方式不会像淬火一样让读者饱受折磨的内心刀枪不入吗

 

不论是甜文,还是虐文,之所以能让人“喜欢”,能让客人“满意”,能让食用的大家“还想继续吃下去”,所需要在意的不仅仅是“口味”而已。

美味,别出心裁的美味,平淡但忘不掉的美味,不仅仅是记住了“美味”这一体验而是让客人忍不住想要将菜单上的照片和主厨手中的调料都细细研究透的“美味”。

亦或是让需求仅是“饱腹感”的客人能够记住那特定的一道菜的“美味”。

料理不分糖与刀。

 

 

 

 

(感觉根本就一堆遍地都是在玩美食番梗的废话嘛


评论(3)
热度(57)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Miya参上 | Powered by LOFTER